当前位置: 郭利方心理工作室 > 青少年心理 > 叛逆 > 正文

13岁孩子和家长动手正常吗

更新日期:2025-07-16 19:46:35  来源:bjzmyj.com

导读各位家长朋友们!今天咱来聊聊《当火山喷发时,我们该救火还是挖矿?》这事儿。深夜,急诊室玻璃门“哐当”被撞开,13岁的小杰攥着被撕碎的试卷,他爸那白衬衫上全是口红印。护士正举着镇定剂呢,手一下子就停住了——这父子俩眼里的火啊,就跟三年前她儿子离家出走时一模一样,仿...

各位家长朋友们!今天咱来聊聊《当火山喷发时,我们该救火还是挖矿?》这事儿。

深夜,急诊室玻璃门“哐当”被撞开,13岁的小杰攥着被撕碎的试卷,他爸那白衬衫上全是口红印。护士正举着镇定剂呢,手一下子就停住了——这父子俩眼里的火啊,就跟三年前她儿子离家出走时一模一样,仿佛要把人给烤化咯!

青春期孩子跟家长的肢体冲突,就像地壳运动似的。看着好像突然爆发,早就在肚子里憋了好几年啦!妈妈发现女儿把口红涂得跟血似的,爸爸在车库听到儿子砸键盘的动静,这些情况就像是地震前的“前震”,可好多人都把它们当成孩子叛逆的小杂音,根本没当回事儿。神经科学说啦,13岁孩子大脑前额叶皮质就跟装修房子一样,正在翻新呢,那灰尘大得,连呼吸都能吸进去!

冲突现场就像藏着没拆封的礼物。上周咨询室里,15岁的小雨“哐当”一下把水杯砸向她妈。那飞溅的水珠里,我瞅见她颤抖的指尖好像在写“别再问我考不考前十名”。肢体语言有时候比说话还实在,就像暴雨里的闪电,“咔嚓”一下,把那些被礼貌包得严严实实的委屈全劈开了。

处理这种冲突啊,家长得有考古学家的耐心。我建议家长先当“情绪温度计”:孩子要是把拳头攥得紧紧的,那情绪温度可能都飙到90度啦,这时候跟他们对话,就跟往沸水里撒盐似的,一点儿用都没有。不妨试试“三分钟冷静法”——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,用冷水洗把脸,或者盯着窗外的云朵,等它变个形状。上周有个爸爸跟我说,他跟儿子打架后会比赛憋气,最长憋了1分47秒,这荒诞的仪式居然成了他们的小暗号,你说逗不逗!

教育就像一场精密的化学实验。13岁的少年把台灯摔得稀碎,咱别光想着赔多少钱,不如看看那飞溅的玻璃碎片在墙上的投影,说不定那些闪烁的光斑,能拼出他最近失眠的夜晚呢!有个妈妈发现儿子动手后躲在衣柜里,打开门一看,他正用手机循环播放《父亲写的散文诗》,那一刻,她总算听懂了儿子所有的沉默。

火山灰最后都会变成肥沃的土。三个月前那个急诊室里的小杰和他爸,现在每周三傍晚都去拳击馆“约架”。护具碰撞的声音里,藏着他们新发明的暗语:小杰出左勾拳,就是想聊聊游戏时长;出右勾拳,就是抗议早餐总吃鸡蛋。上周他爸红着眼眶跟我说,儿子第一次主动给他按摩肩膀,那力度大得,就像在惩罚他似的,可他却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老爸扛着煤气罐上六楼的背影。

冲突可不是教育的失败,它就是孩子成长的一种痛。13岁孩子的风暴来了,咱别急着修补裂痕,那些被打破的旧规则里,正藏着重建新秩序的种子呢,就像地震后的大地,裂缝里能涌出更清冽的泉水!所以各位家长,遇到事儿别慌,说不定这就是孩子成长的好机会呢!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