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郭利方心理工作室 > 青少年心理 > 性心理 > 正文

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

更新日期:2025-07-11 17:22:53  来源:bjzmyj.com

导读各位宝爸宝妈们,今天咱来唠唠《和孩子说话时,你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》这个话题。你们想想,厨房飘着蛋奶香的时候,六岁的朵朵正踮着脚去够冰箱里的酸奶呢。妈妈伸手托住她的小屁股,发现女儿没穿校服,居然穿着上周演出的粉色蓬蓬裙。就这个瞬间啊,妈妈的反应可就...

各位宝爸宝妈们,今天咱来唠唠《和孩子说话时,你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》这个话题。

你们想想,厨房飘着蛋奶香的时候,六岁的朵朵正踮着脚去够冰箱里的酸奶呢。妈妈伸手托住她的小屁股,发现女儿没穿校服,居然穿着上周演出的粉色蓬蓬裙。就这个瞬间啊,妈妈的反应可就决定了这场对话的走向啦!

一、把“为什么”换成“发生了什么” 孩子把牛奶洒在绘本上的时候,当爹的第一句话可别是“你怎么又粗心”。你就蹲下来,跟孩子眼睛平齐了说:“嘿,地板上开了一朵牛奶花,能给我讲讲这故事不?”你这么一问啊,就像打开百宝箱的钥匙,能让孩子从防御状态变成讲故事的状态。就说上周小宇打碎花瓶,他妈妈蹲着听他讲“花瓶和玩具恐龙打架”的故事,好家伙,那碎瓷片里都藏着男孩对恐龙的痴迷呢!

二、学会当“情绪温度计” 七岁的小航写作业的时候总发脾气。他妈妈就发现了,他一说“我最讨厌数学”,其实就是铅笔握久了手酸。咱当父母的就得像气象员似的,能捕捉到孩子情绪的变化。孩子说“讨厌学校”,说不定是新来的转学生抢了他橡皮;说“不想吃饭”,可能是餐桌上少了妹妹的笑声。上周婷婷妈妈发现女儿边哭边撕画纸,结果书包侧袋露出半截被咬坏的发圈,原来是美术课上发圈断了,她不敢告诉老师。

三、创造“对话游乐场” 在超市收银台前,爸爸突然问:“要是现在有魔法,你最想变成啥?”这问题一下就让等待变得有意思了,孩子们就跟打开礼物盒似的,抢着说“会飞的香蕉”“会说话的恐龙”。每周三晚的家庭故事接龙,每个人轮流说三个词,其他人编故事。上周“企鹅、滑梯、彩虹”这个组合,把全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,爸爸编出南极企鹅用彩虹当滑梯的荒诞故事。

四、把“教导”变成“探险” 孩子问“为啥天空是蓝的”,你别在那背光的散射原理,你就说:“咱去图书馆找找看,说不定能找到会变色的水晶。”上周带然然观察蚂蚁搬家,他发现蚂蚁用触角对话,现在都把“触角密码”用在兄弟吵架调解上了。知识就像种子,得在对话的土壤里自然生长。

五、留白比填满更有力量 晚饭后,爸爸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,和孩子玩“影子剧场”。手电筒的光在墙上投出恐龙大战外星人的剪影,这时候话都多余了。有时候啊,沉默比说教有用多了。就像上周小哲考试失利,妈妈就陪他把试卷折成纸飞机,看着它穿过阳台的风铃飞向夜空。

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:“孩子用一百种语言说话。”咱当父母的得学会用耳朵代替嘴巴,用好奇代替纠正。那些藏在皱巴巴校服里的秘密、躲在书包夹层的小纸条、写在日记本边角的涂鸦,都会变成连接心灵的彩虹桥。下次孩子说“我讨厌你”,你先摸摸他的小手,温度可比话语诚实多啦!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