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郭利方心理工作室 > 儿童 > 多动症 > 正文

如果孩子撒谎不肯承认如何开导

更新日期:2025-07-20 08:16:22  来源:bjzmyj.com

导读各位宝爸宝妈们!今天咱来聊聊当孩子把“秘密”藏在谎言里,心理咨询师给出的5把钥匙。第一把,先给谎言建个“安全岛”。有个六岁的小宇跟妈妈说:“妈妈,我书包里的饼干是小偷偷的!”他攥着衣角,眼睛却盯着窗外的麻雀。这时候啊,别追着问真相,把书包里的饼干拿出来,说:“看,饼干上的牙印像不像小偷留下的秘密印章?...

各位宝爸宝妈们!今天咱来聊聊当孩子把“秘密”藏在谎言里,心理咨询师给出的 5 把钥匙。

第一把,先给谎言建个“安全岛”。有个六岁的小宇跟妈妈说:“妈妈,我书包里的饼干是小偷偷的!”他攥着衣角,眼睛却盯着窗外的麻雀。这时候啊,别追着问真相,把书包里的饼干拿出来,说:“看,饼干上的牙印像不像小偷留下的秘密印章?”用这种游戏化的语言,把谎言变成亲子互动的素材。这就跟玩橡皮泥似的,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“创作”,说不定很快就能知道真相啦!

第二把,把焦点调成“慢镜头”。孩子说“我没碰过妹妹的玩具”,别揪着“没碰过”这仨字不放,蹲下来看看玩具车的划痕,说:“这道伤痕像流星划过夜空,它在讲啥故事呢?”用侦探游戏转移注意力,就像给烧开的水杯换个方向,让情绪慢慢沉淀。有时候真相就藏在细节里,跟藏在彩虹尽头的金子一样难找!

第三把,角色扮演的魔法时刻。跟孩子说“现在我是外星小精灵,你来当会说话的橡皮擦”。这么一转换角色,孩子就会不自觉放下防备。就像用镜子反射阳光,孩子扮演“橡皮擦”的时候,就会主动说:“我擦掉了妹妹的蜡笔画,因为……”这种间接的表达方式,能绕过孩子的心理防线。记得准备点有趣的道具,旧围巾能变成魔法斗篷,空纸盒能变成时光机,老好玩了!

第四把,给真相发张“邀请函”。跟孩子说“等月亮爬上树梢的时候,秘密会自己跳出来哦”。用这种诗意的延迟,给孩子点心理缓冲。就像烘焙得有发酵时间一样,有些真相得慢慢酝酿。可以跟孩子约定:“我们去公园找三片特别的叶子,每找到一片,就解开一个谜题。”这种等着找真相的方式,可比直接逼问管用多啦!

第五把,故事里的照妖镜。讲个动物故事,比如“从前有只狐狸,它总是把浆果藏在尾巴下……”用故事映射现实,孩子会不自觉对号入座。就像用哈哈镜照出变形的影子,孩子说“狐狸真傻”的时候,其实是在说:“我下次会做得更好。”记得准备个故事百宝箱,每个季节都能有新角色,春天是会跳舞的蒲公英,冬天是爱藏雪人的松鼠。

谎言就像是孩子成长的脚手架。每个谎言都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小实验,就跟学走路的孩子会摔跤一样正常。咱用好奇代替质问,用共情代替审判,那些“不诚实”的瞬间,说不定以后能变成滋养孩子心灵的养料呢!大家记住,最好的教育不是纠正错误,而是陪孩子把每个“错误”都变成通往星空的阶梯哟!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