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各位宝爸宝妈们!今天咱来聊聊孩子想家该咋开导。一、把“想家”变成会发光的星星当孩子揪着衣角说“我想妈妈”的时候,可别急着说“别闹”“长大了就好了”这种话来打断他。你就蹲下来,把他小手放到你手心里,说:“嘿,你眼睛里有两颗小星星在闪呢,这是不是想家的星星呀?”用打比方代替唠叨说教,让孩子的情绪就像萤火虫一样被温柔捧起来。心...
一、把“想家”变成会发光的星星 当孩子揪着衣角说“我想妈妈”的时候,可别急着说“别闹”“长大了就好了”这种话来打断他。你就蹲下来,把他小手放到你手心里,说:“嘿,你眼睛里有两颗小星星在闪呢,这是不是想家的星星呀?”用打比方代替唠叨说教,让孩子的情绪就像萤火虫一样被温柔捧起来。心理学家说了,承认孩子情绪的存在,就好比给风筝系上线,孩子就能更安心地往外闯啦!
二、在日常褶皱里藏“家的味道” 咱带孩子把想家的那些小碎片缝进生活里。可以用妈妈教的折纸法叠千纸鹤,每折一下翅膀就数数家里阳台上晾着的衬衫;把爸爸的笑声录成3秒语音,放到睡前故事的魔法口袋里;用蜡笔在纸上画“想念地图”,把家的位置标成彩虹色的城堡。这些小仪式就像隐形的丝线,把思念织成温暖的茧。有个妈妈发现,孩子把外婆教的童谣编成拍手歌,每次唱到“月亮弯弯像摇篮”,眼睛就亮晶晶的。
三、把想念变成会生长的种子 带孩子在窗台种薄荷,跟他说:“这是想家的种子,每天浇水的时候可以跟它说小秘密。”等绿芽冒出来,就告诉他:“你看,想念变成新生命啦。”有个爸爸用乐高搭了个“想念传送器”,孩子每次按下红色按钮,就假装把玩具熊寄回家。三个月后,孩子主动说:“爸爸,我的想念种子长出叶子啦。”
四、制造“想念暂停键”的魔法时刻 在游乐场荡到最高点的时候喊“暂停”,用尖叫盖住想家的念头;把想家的话写在泡泡里吹走,看阳光给泡泡镶上金边。有个老师教孩子玩“想念橡皮擦”游戏,用手指蘸水在玻璃上画家人的笑脸,等水干了就说“想念蒸发啦”。这些游戏就像给情绪装了个滑梯,让沉重感“嗖”地溜走。
五、让想念成为成长的望远镜 带孩子在星空下找星座,跟他说:“每颗星星都是远方的眼睛。”用显微镜观察树叶脉络,说:“这些纹路和妈妈手背的静脉一模一样。”有个登山教练让孩子在山顶埋“想念胶囊”,还约定明年再来的时候,“想念会变成山风的味道”。当孩子把想家的情绪变成探索世界的动力,离别的苦就会变成成长的宝贝。
真正开导孩子不是让孩子不想家,而是教孩子把思念折成纸飞机,带着爱飞向更广阔的天空。下次孩子说“我想家”的时候,咱就轻轻接住这句话,让它变成一颗会发芽的种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