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各位宝爸宝妈们!我跟你们说,在小学课堂上啊,经常能看到这么个场景。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地讲课,台下有个七岁的小屁孩坐得那叫一个不老实,一会儿玩玩铅笔,一会儿揪揪同桌衣服,小动作那是一个接一个,就跟个多动症患者似的!这可把家长和老师...
七岁的孩子对啥都好奇,注意力集中时间就跟闪电一样,“嗖”一下就没了。孩子上课小动作多,有可能是课程太简单,他们觉得无聊透顶;也可能是太难,像听天书一样听不懂,就容易分心。就比如说,数学老师讲简单加减法,孩子早就会了,就开始走神,心都不知道飞到哪个外太空去了;要是遇到复杂的图形认知,孩子理解不了,就忍不住去干别的事儿。孩子身体出状况也会这样,像睡眠不足、肚子饿啥的。有些孩子晚上熬夜修仙,第二天上课困得像只树懒,只能靠小动作来提神。
发现孩子上课小动作多,可别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批评。咱可以找个轻松的时间,比如说饭后散步的时候,跟孩子好好唠唠。问问孩子:“宝贝,今天在学校上课咋样啊?有没有啥好玩的事儿?”引导孩子主动说说上课的感受。要是孩子说课堂没意思,咱就接着问:“那你觉得咋整能让课堂变得好玩呢?”让孩子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。这么一沟通,咱能知道孩子心里咋想的,孩子也能感觉到咱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。
家长还能和孩子一起玩点培养专注力的小游戏。像“搭积木”,让孩子用积木搭各种造型,这过程中,孩子得集中注意力去想、去操作。还能玩“拼图”游戏,从简单的几十片到复杂的上百片,慢慢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。这些游戏不光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,还能让亲子关系变得更铁。游戏的时候,得及时给孩子鼓励和肯定,让孩子知道自己有进步。
家长得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,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。可以定期和老师聊聊,问问孩子最近上课咋样。老师也能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,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。比如说,老师发现孩子在某一学科上容易分心,就可以和家长一起想办法帮助孩子。家长和老师一起使劲儿,就能更有效地解决孩子上课小动作多的问题。
七岁孩子上课小动作多这事儿挺常见的,只要咱搞清楚原因,和孩子好好沟通,通过游戏培养专注力,再和老师密切配合,就能帮孩子慢慢改掉这个毛病,让孩子在课堂上能更专心地学习!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