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各位高三学生家长们,还有正在苦读的高三党们,你们好呀!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事儿。凌晨两点,诊室的白炽灯亮堂堂的,17岁的小林死死盯着草稿纸上的函数题,那笔尖都把纸给戳破啦!他可怜巴巴地说:“老师,我连三角函数都记不清了,是不是……是不是真的考不上大学啊?”他那声音,就跟揉皱的试卷似...
凌晨两点,诊室的白炽灯亮堂堂的,17岁的小林死死盯着草稿纸上的函数题,那笔尖都把纸给戳破啦!他可怜巴巴地说:“老师,我连三角函数都记不清了,是不是……是不是真的考不上大学啊?”他那声音,就跟揉皱的试卷似的,皱皱巴巴地窝在空气里。
诊室的时钟“滴答滴答”,又过了一会儿,我听到了好多声音。那些藏在书包夹层里的叹息,锁在储物柜里的眼泪,还有家长会后走廊上压抑的抽泣声,全冒出来了。高三啊,就像被贴上了“人生转折点”标签的高压锅,把无数少年都变成了里面的水珠,表面看着平静,其实心里都沸腾得不行!
有个叫小雨的姑娘,攥着校服下摆,指甲都在布料上压出月牙印了。她说:“妈妈说我只要考上985,就允许我养猫。”这故事就跟好多家庭的复读机似的,父母把期待变成了铁饭碗,可孩子却发现碗底有裂缝。当“上岸”成了唯一出路,连午休做梦都是数学填空题。
我在咨询室的玻璃墙上,看到过好多有意思的倒影。有人对着镜子练微笑,就怕在食堂打饭时露出疲惫;有人把错题本藏在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》后面,跟藏青春期的暗疾似的;还有人用涂改液使劲儿涂试卷上的红叉,把纸都涂成苍白的茧了。
有个叫小陈的孩子问我:“郭老师,我是不是该放弃美术特长生?”他的速写本里夹着清华美院的招生简章,可铅笔线条到“文化课要求”那儿就断了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冬天的一个案例,有个少年把《五年高考》藏在《蒙娜丽莎》画册下面,最后志愿填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。原来有些梦想,不用在分数天平上称重量。
诊室的绿萝冒出新芽的时候,我教孩子们玩“时间盲盒”。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,用25分钟专心干一件事,完了奖励自己五分钟发呆。有一天小林兴奋地跑来,说解不出的导数题能变成画函数图像的涂鸦游戏。那些被焦虑泡透的夜晚,突然有了咖啡渍那样的苦涩回甘。
后来小雨抱着她的橘猫进了诊室,阳光透过百叶窗,在猫毛上像织了金线。她开心地说:“原来考上211和养猫可以一起实现。”诊室的沙漏又过了一季,我看到更多少年在分数的缝缝里,捞出了属于自己的星光。
所以啊,孩子们别太焦虑,梦想和分数不一定是矛盾的,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