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郭利方心理工作室 > > 心理热点 > 正文

一个不想上学的孩子怎么开导

更新日期:2025-07-18 09:55:35  来源:bjzmyj.com

导读各位宝爸宝妈们!当孩子跟咱说“不想上学”,那可太让人头疼啦!别慌,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五个破局的钥匙。第一把钥匙,拆解情绪迷宫。孩子说“肚子疼”,说不定是恐惧在伪装呢;说“没意思”,可能是孤独在悄悄发声。孩子反复说“不想上学”,就像在情绪迷宫里迷路的小孩,手...

各位宝爸宝妈们!当孩子跟咱说“不想上学”,那可太让人头疼啦!别慌,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五个破局的钥匙。

第一把钥匙,拆解情绪迷宫。孩子说“肚子疼”,说不定是恐惧在伪装呢;说“没意思”,可能是孤独在悄悄发声。孩子反复说“不想上学”,就像在情绪迷宫里迷路的小孩,手里那荧光棒还断了,可怜巴巴的。这时候,咱先别着急找解决办法,蹲下来,跟孩子眼睛平视,问问他:“今天上学路上,你看到的云是啥形状的?”就用这些生活里的小事,去撬开孩子情绪的冰山。你会发现,晨读的困倦、课间的小摩擦、作业的焦虑,都在孩子心里堆成小山啦!

第二把钥匙,建造信任脚手架。心理学家维克多·弗兰克尔说过:“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,到哪里都是流浪。”与其一直追问孩子“为啥不想上学”,不如给孩子创造“安全岛”时刻。每天固定15分钟“无评判时间”,让孩子用乐高搭情绪城堡,用蜡笔涂烦恼色块。当孩子听到咱说“我理解你的害怕”,那小眼睛里立马就会泛起光,那就是信任在“冒泡”啦!

第三把钥匙,点燃兴趣火种。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发现,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独特生命密码出生的。咱仔细观察,孩子在自然课观察蚂蚁时那专注的小模样,在手工课捏陶土时那兴奋的劲儿,这里面可藏着教育的大秘密呢!咱可以搞个“兴趣漂流瓶”计划,每周抽出半天时间,带孩子去科技馆、菜市场、消防站逛逛,让知识在现实世界里“扎根”。记得多夸夸孩子,说:“你研究蜗牛壳纹路的样子,简直就是科学家附身啦!”

第四把钥匙,调整能量节奏。孩子的注意力就像潮汐一样,一会儿涨一会儿落。要是非逼着孩子一直专注,就跟逆着水流游泳一样费劲。试试“五分钟法则”,把作业拆成一个个五分钟的小任务包,完成一个就奖励孩子三分钟跳绳时间。再用彩色便利贴做个“能量进度条”,孩子完成三个任务包,进度条就变成彩虹啦!学习也得有休息的时候,就像交响乐得有休止符一样,让孩子课间去追追鸽子,大脑也能“代谢代谢”信息。

第五把钥匙,编织支持网络。教育可不是一座孤岛,而是好多小岛连在一起。咱得跟老师建立“秘密同盟”,每周互相换一张心情卡片,用表情符号代替唠叨。再邀请孩子的好朋友组成“探险小队”,把上学变成一场寻找知识宝藏的大冒险。当孩子知道班主任会留一盏暖灯,同桌会分享半块橡皮,校门口面包店老板都能记住他名字,那沉重的书包瞬间就变轻啦!

咱来说说教育的诗意。尼尔·盖曼说过:“教育不是填满水桶,而是点燃火焰。”当孩子又说“不想上学”,咱就轻轻打开一扇窗,窗台上放着观察植物生长的放大镜,窗边挂着记录鸟类的素描本,窗外飘来烤红薯的香味。教育的真谛,说不定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瞬间里,那里有孩子和世界温柔拥抱的模样。

阅读全文